学子风采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白菜官网 > 学院介绍

学院介绍

赴红旗渠考察学习调研报告

2016年09月01日 18:27  点击:[]

在深入开展党员“争先创优”的活动中,为加强对本次活动内涵的深入理解,增强贯彻落实争先创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,416日至17日,思政部党员师生一行,赴河南新乡市刘庄、安阳市及林州市红旗渠进行考察调研。考察的内容很多,包括经济建设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,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等。因红旗渠的考察对本人的触动最大,所以我就对红旗渠的考察谈谈自己的一点的考察体会。

517日一早,思政部考察团全体成员乘车赶往林州市红旗渠。红旗渠,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,被称之为人工天河。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(原林县),林州市处于河南、山西、河北三省交界处,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。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,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总投入仅6800余万元,中央投资仅1000余万元,这靠的是什么,靠的就是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的精神。没有资金、物料自己筹,没有技术干中学。40年来红旗渠总引水量85亿立方米,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,粮食增产15.9亿公斤,发电4.7亿千瓦,共创效益17亿元。相当于总投入的23倍。遥想当年,林州荒山禿岭,水贵如油。一桶水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。展望今朝,林州山清水秀、繁荣昌盛,是中原大地的一块希望之地。

   考察团到达红旗渠后,红旗渠纪念馆管理办公室的刘主任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。他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大家游览了红旗渠纪念馆、青年洞,观看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资料,声情并茂的为大家讲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发生的许多感人事迹。 

    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,达到了雄者愈雄,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,给人以巨大的震撼,其工程量之大,工程之艰巨,工程美学价值之高,堪称人间奇迹。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,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。仅干渠以上建筑物就有722个,其中著名的十余处工程,如红旗渠源、青年洞、空心坝、总干渠分水闸、南谷洞水库、弓上水库、红英汇流、桃园渡槽、曙光洞,夺丰渡槽、水力发电站等。 

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2月,在那个没有机械化设备,林县人民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,林县人民靠一锤、一钎、一双手,逢山凿洞、遇沟架桥,坚持苦干10年,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,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.5公斤原粮,1.5公斤蔬菜,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,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,逢山凿洞、遇沟架桥,削平了1250个山头,架设了151个渡槽,凿通211个隧洞,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。总干渠长70.6公里,干渠、分干渠、支渠、斗渠共1500多公里,人们形容该工程是劈开太行山,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,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骄傲。

19697月,红旗渠主体工程建设结束后,县委及时部署,充分发动群众,继续大搞以红旗渠灌区配套为中心的水利基本建设,对灌区的山、水、田、林、路进行统一规划,科学布局,综合治理,强调以渠系配套建设为主,搞好十带;一是以渠带库。在红旗渠通过的地方,兴修长藤结瓜式的水库、池塘及旱井,加强蓄水能力;二是以渠带地。将水浇地全部深翻平整,达到水平田,为灌溉奠定基础;三是以渠带站。在渠上修建提水灌溉站,如安装水车网、机械动力提水等,扩大灌溉效益;四是以渠带井。红旗渠通水后,有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上升,打浅水井、深水井;五是以渠带电。利用渠水落差,建设水力发电站;六是以渠带路。在修渠和农田平整的同时,统一安排,将挖出的土石,进行田间道路建设,达到渠成不见碴,田间道路畅通,方便耕作;七是以渠带岸。结合修建田间农渠和平整土地,对田间堤岸进行整修加固;八是以渠带林。沿渠顺路栽职各种树木,发展田间护林带;九是以渠带线(电线)。通讯线和电力输送线,均与渠道、田间道路并列布置,尽量少走耕地;十是以渠带卫生。渠水流经的村庄,安装自来水管,整修街道,用水方便、卫生。

灌区斗、农渠配套,经历了前后两个高潮阶段,第一个高潮是1970年至1978年,这个阶段以石砌矩型渠为主,兼搞水泥“U”型渠和灰土管道;县水利局、红旗渠管理处工程技术人员,坚持在第一线奔波,现场指导,出色地完成了红旗渠灌区各项配套建设。第二个高潮是1990年起,全省开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,这个阶段中,以浇筑混凝土衬砌硬化为主,兼搞白龙化,即埋设地下塑料管道,配套质量较前提高,建成大面积连片节水方。

在红旗渠灌区斗、农渠配套中,始终坚持自力更生方针,社队(乡镇村)自筹投资建设,石头自己起,石灰和沙自己备,水泥自己买。凡涉及两个村以上共用的斗渠,由公社(乡镇)统一规划,分段立界分配受益单位承建。一个大队()用的渠道,按照统一规划,自己组织修建。斗、农渠线布置多与田间道路合并布设,使渠、路、树并行,便于综合利用和管理,减少工程量,少占土地,方便机耕。斗渠断面的确定,按5天能浇一遍地设计。合理留出渠道闸口,以方便浇地。强调闸门配套齐全,专人管理,组织专业队和农闲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进行斗、农渠配套建设。冬季起石、备料,搞群众运动,开春后和收秋前后抽调有技术的专业队集中垒砌,过水面用整齐的料石镶面,背后块片石陪砌,用石灰沙浆或石灰粘土浆砌筑,水泥沙浆勾缝。

红旗渠通水后,县委发动群众算了三笔帐,即高产稳产需水帐,水利设施的来水帐,水的有效利用帐。通过算帐,暴露出突出的矛盾是:(1)全年算水帐,渠水能将灌区土地保灌,但在实际灌溉中,春季、初夏集中用水季节水不足;收麦后,晚秋作物急需早播,但此时是灌区水源最少之时,一个月才能轮灌一遍,延误适时灌溉播种,严重影响农业产量;(2)红旗渠灌区以外高岗山岭地干旱缺水。不算不知道,一算心开窍,灌区社队群众一致反映说:过去我们缺水,想水,盼水,现在有了水,水从眼前过,不能让其白白流走。县委发动群众大搞长藤结瓜,建库筑塘设堰,把非灌溉季节不用的水蓄住,到灌溉缺水时,库、渠一齐开闸,既不误农时,又能多浇地,让一条红旗渠变成两条渠用。

为了鼓励社、队大搞蓄水工程,灌区实行非灌溉季节少收费或免收费,供水灌库,缺水季节不减分水指标。有的社、队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,渠下建库,渠上也建库,非灌溉季节提水上山入库,不但解决人畜吃水,还可在抗旱中大显威力。群众赞扬说:谁修水库由谁管,掌握用水主动权,平时蓄,旱时浇,节水省工产量高建水库是建粮仓,粮菜丰收有保障

红旗渠灌区是一个山区灌区,地块大小不均,也不平整,形状颇多,有的象扁担跷,有的如煎饼鏖,有的似砚台池,浇地困难质量差,还浪费水。进行农田平整建设园田化是水利配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农田配套建设,坚持以大队统一规划,组织实施,建成后,按劳动投工、及原有土地基数,再分配生产队或社员耕种。块块地做到渠成、地平,保证浇水均匀,实现计划用水,节约用水,达到高产稳产。19697月,红旗渠主体工程建设结束后,在继续开展红旗渠灌区水利配套建设的同时,全县各社队掀起了以平整深翻土地为主攻方向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。19752月,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,县、社、大队、小队干部共7300人参加会议,县委书记秦志华代表县委作了(大干苦干,改条件,建基地,加快山区建设步伐)的报告,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群众运动,会议推广了小店公社元家庄大队在党支部书记赵德义带领下,狠抓深翻改土,修建水库,科学种田,养猪积肥,粮食产量过长江”(即按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黄河以北亩产粮食指标为400市斤,黄河以南为500市斤,长江以南地区亩产为800市斤)的经验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会后各社队都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,采取专业队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,专业队常年干,农闲组织群众运动搞突击,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。

红旗渠建成后,位于渠线以上或有渠上地的社队积极兴建提灌站,到1982年止,先后建提灌站227座,可灌溉面积36万亩。工程较大的有东岗公社曙光扬水站,位于红旗渠三干渠曙光洞62米深的18号竖井上,19696月,由北京水利水电学院(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)教育革命小分队36名师生来林县参加社会实践,进行扬水站和水库设计施工,深受干部群众欢迎。该提水工程于196911月动工,197010月竣工。

由于红旗渠水的浇灌,地下水位升高和开采技能的提高,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,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地下水开发速度加快。打井工具由人工发展到利用大锅锥、红心钻等现代化机械设备。1973年成立县钻井队,国家陆续无偿调拨给一部分先进打井机械,有冲抓锥、乌卡斯型冲击钻机,组织了电测仪找水队伍。单机每年可打井10眼左右。井壁用水泥预制管,井钻成后,用卷扬机将管吊入井内,比原来的石砌、砖砌制作容易,代价低。打机井,充分发挖地下水源,给山区人民带来很多好处,进一步解决了人畜用水和农业抗旱用水。

红旗渠建成后,不但改变了干旱缺水面貌,而且为电力事业开拓了新的前景。红旗渠居高临下,渠线长,跌头多,落差大,沿渠建电站,发电、灌溉两受益。同时,由于红旗渠水的浇灌,地下水得到改善,灌区内原来的季节性河流如洹河、淅河等,河道有水期延长,为修建水力发电站,发展农村水电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。20世纪70年代,县委号召灌区有条件的社队向红旗渠水要电。县水电部门对所有渠道、河流、山泉、水库等水力资源,进行了普查和办电初勘设计,对修建时间、装机型号、容量都作了规划。县水电局长李朝忠和红旗渠管理处主任王重阳外出购买机械设备,加快了小水电发展的步伐。同时水电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,因此,除红旗渠分水岭水电站和红英汇流水电站外,渠上社队建,渠下社队建,只要有水头就利用。1974年冬,姚村公社利用红旗渠二干渠洪水期泄水,兴建了5座装机总容量4315千瓦的红旗电站。一干渠桃园分干渠自西向东,直泄而下,渠道所辖灌溉面积4万余亩,6公里长的渠段上连续有28个跌水,总落差140米。沿渠社队在该渠上自办了25座小型电站,总容量为1165千瓦。这些小电站促进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,增加了收入,被誉为红旗渠畔夜珠明

此次活动赴红旗渠考察调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:党员干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接受了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启发,拓宽了视野,坚定了信念;青年学子在课堂外接触和感受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,在调研考察中更加坚定了理想和信念,在生动的形式和过程中接受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。

红旗渠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富贵的物质财富,也给我们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,这就是红旗渠精神。“红旗渠”是太行山人民意志和力量的象征。河南林州人在这一宏伟工程中锻造了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。

参观结束后,考察团许多师生表示,心中充满了感叹和感动:为林州人民自力更生、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所感叹,更为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的牺牲和付出所感动。更具现实意义的是,通过此次参观,大家更深入地体会了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,并将会以此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,并转化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思研10级  崔洋

上一条:思政部师生党员代表赴河南刘庄、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“创先争优”主题党员活动 下一条:思政部、管理学院举行友谊篮球赛(图片报道)